历史沿革
历史沿革
1951年9月,由原衡水地区批准,成立武邑县城关联小初中班,校址设在县城西街烈士祠堂后身,后迁至北街文庙西侧,当时只有一个班,1名专职教师和3名兼职教师。
1952年,由省政府批准建立武邑中学,校址设在城关镇太平庄西侧,定名为“河北武邑中学”,当年规模为4个班,200名学生。
1954年10月,县师范附属的两个初中班并入武邑中学,到1958年,学校发展到6轨制,900名学生,教师数量增加到48人。
1958年9月,学校首次招收2个高中班,至此,武邑中学成为高中双轨、初中6轨制的完全中学。
1966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学校停止正常招生,只陆续举办技工、师资、体育、文艺等各种短训班。
1974年4月,河北省监狱疏散犯人,学校临时搬至城关中学(现镇二中),一年后,监狱撤离,学校迁回,同时升格为“五七大学”,继续招收短训班,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。
1978年1月,学校恢复“河北武邑中学”校名,学校重新招生,并逐渐发展成有相当规模的完全中学。
1980年开始,学校不再招收初中生,只招高中生,成为一所六轨制高中学校,并分别于1995年、1997年扩大至八轨、十轨。
2001年秋季开学,为适应学校发展,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河北武邑中学五四新团员宣誓活动2019-05-06